深入淺析python 中的self和cls的區別
python 中的self和cls
一句話描述:self是類(Class)實例化對象,cls就是類(或子類)本身,取決于調用的是那個類。@staticmethod 屬于靜態方法裝飾器,@classmethod屬于類方法裝飾器。我們需要從聲明和使用兩個方面來理解。
詳細介紹
一般來說,要使用某個類的方法,需要先⚠️實例化一個對象再調用方法。而使用@staticmethod或@classmethod,就可以不需要實例化,直接類名.方法名()來調用。這有利于組織代碼,把某些應該屬于某個類的函數給放到那個類里去,同時有利于命名空間的整潔。🤔
首先定義一個類A,類A中有三個函數,foo1為靜態函數,用@staticmethod裝飾器裝飾,這種方法與類有某種關系但不需要使用到實例或者類來參與。
class A(object): a = ’a’ @staticmethod def foo1(name): print(’hello’, name, A.a) def foo2(self, name): print(’hello’, name, self.a) @classmethod def foo3(cls, name): print(’hello’, name, cls.a)class B(A): a = ’b’ @staticmethod def foo1(name): print(’hello’, name, B.a) def foo2(self, name): print(’subclass B’) print(’hello’, name, self.a) @classmethod def foo3(cls, name): print(’hello’, name, cls.a)
如下兩種方法都可以正常輸出,也就是說
既可以作為類的方法使用,也可以作為類的實例的方法使用。
a = A()b = B()a.foo1('小熊貓') # hello 小熊貓 A.foo1('小熊貓') # hello 小熊貓 b.foo1('大熊貓') # subclass B, hello 大熊貓 bB.foo1('大熊貓') # subclass B, hello 大熊貓 b
foo2為正常的函數,是類的實例的函數,調用方式如下。
將實參實例化對象或者類名稱傳入self對象,取到不同的屬性和方法。
a.foo2('小熊貓') # hello 小熊貓 aA.foo2(a, '小熊貓') # hello 小熊貓 aA.foo2(b, '小熊貓') # hello 小熊貓 bA.foo2(A, '小熊貓') # hello 小熊貓 a A.foo2(B, '小熊貓') # hello 小熊貓 bB.foo2(a, '小熊貓') # subclass B, hello 小熊貓 a
foo3為類函數,cls作為第一個參數用來表示類本身. 在類方法中用到,類方法是只與類本身有關而與實例無關的方法。如下兩種方法都可以正常輸出。
可以看出,傳入形參cls的值為前面的調用函數,如果再傳入對象或者類名稱,會報類型錯誤,多傳了一個參數。
a.foo3('小熊貓')A.foo3('小熊貓')# a.foo3(a, '小熊貓') # TypeError: foo3() takes 2 positional arguments but 3 were given# A.foo3(A, '小熊貓') # TypeError: foo3() takes 2 positional arguments but 3 were givenb.foo3('大熊貓')B.foo3('大熊貓')
@staticmethod和@classmethod的用法
相同:
@staticmethod和@classmethod都可以直接類名.方法名()來調用
區別:
從它們的使用上來看,@staticmethod不需要表示自身對象的self和自身類的cls參數,就跟使用函數一樣。@classmethod也不需要self參數,但第一個參數需要是表示自身類的cls參數。 如果在@staticmethod中要調用到這個類的一些屬性方法,只能直接類名.屬性名或類名.方法名。 而@classmethod因為持有cls參數,可以來調用類的屬性,類的方法,實例化對象等,避免硬編碼。class A(object): a = ’a’ @staticmethod def foo1(name): print(’hello foo1’, name, A.a) print('hello foo4 ', B.foo2(B, '小熊貓')) def foo2(self, name): print(’hello foo2’, name, self.a) @classmethod def foo3(cls, name): print(’hello foo3’, name, cls.a) print('hello foo5', cls().foo2(name)) print('hello foo6', cls().foo1(name))class B(A): a = ’b’ @staticmethod def foo1(name): print(’subclass B, hello’, name, B.a) def foo2(self, name): print(’subclass B, hello’, name, self.a) @classmethod def foo3(cls, name): print(’subclass B, hello’, name, cls.a)
重點應關注@staticmethod和@classmethod調用本類或其他類的函數和屬性的區別
例子1:
關鍵看第二句 subclass B, hello 小熊貓 b,在調用 B.foo2(B, “小熊貓”) 時,執行了B類型下的foo2()方法,該方法無返回值,因此 下句輸出為 hello foo4 None
a = A()a.foo1('小熊貓')# 輸出hello foo1 小熊貓 asubclass B, hello 小熊貓 bhello foo4 None
例子2:
a.foo3('小熊貓')# 輸出hello foo3 小熊貓 ahello foo2 小熊貓 ahello foo5 Nonehello foo1 小熊貓 asubclass B, hello 小熊貓 bhello foo4 Nonehello foo6 None
PS:下面看下python中self和cls的區別
1、self表示一個具體的實例本身。如果用了staticmethod,那么就可以無視這個self,將這個方法當成一個普通的函數使用。
2、cls表示這個類本身。
>>> class A(object): def foo1(self): print 'Hello',self @staticmethod def foo2(): print 'hello' @classmethod def foo3(cls): print 'hello',cls>>> a = A()>>> a.foo1() #最常見的調用方式,但與下面的方式相同Hello <__main__.A object at 0x9f6abec>>>> A.foo1(a) #這里傳入實例a,相當于普通方法的selfHello <__main__.A object at 0x9f6abec>>>> A.foo2() #這里,由于靜態方法沒有參數,故可以不傳東西hello>>> A.foo3() #這里,由于是類方法,因此,它的第一個參數為類本身。hello <class ’__main__.A’>>>> A #可以看到,直接輸入A,與上面那種調用返回同樣的信息。<class ’__main__.A’>
3、whats more,類先調用__new__方法,返回該類的實例對象,這個實例對象就是__init__方法的第一個參數self,即self是__new__的返回值。
總結
到此這篇關于深入淺析python 中的self和cls的區別的文章就介紹到這了,更多相關python 中的self和cls內容請搜索好吧啦網以前的文章或繼續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好吧啦網!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