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包裝類原理與用法實例分析
本文實例講述了Java包裝類原理與用法。分享給大家供大家參考,具體如下:
產生:為了提高數據類型的的面向對象性,所以產生了包裝類,包裝類中有各種便利的方法
數據類型對應的包裝類1.包裝類中方法parseXXX
2.構造器
3.對于String,使用String中的valueof能將基本數據類型轉換成字符串
直接把實例中包裝的數值拿出來比較
當如果是包裝類實例的比較的話,比較的是所指向的對象:
原因是Integer的源碼設計對于-128到127的數值進行了靜態處理,所以對于-128到127的Integer都是指向同一個數組中的元素,而對于不是這個范圍的就新創建Integer實例。這是java中一種緩存的使用。
版本區別:JDK版本中的區別:
在1.5以前,把基本數據類型轉換成對應的包裝類需要通過相應的構造器來實現,八種類型中除了Character之外都可以傳入一個字符串參數來構造對象。
在JDK1.5之后,提供了自動裝箱和自動拆箱功能,自動裝箱就是可以直接把一個基本類型賦給相應的包裝類
自動拆箱就是可以直接把一個包裝類賦給相應的基本類型,如果是Object則需要轉型(裝箱--向上,拆箱--向下)
jdk1.7增強了包裝類的功能,為所有的包裝類提供了一個靜態的compare方法,可以使用compare方法來比較兩個基本類型值的大小
另外jdk1.8也增加了很多實用的方法,如需詳情了解請查詢API文檔。
更多關于java相關內容感興趣的讀者可查看本站專題:《Java面向對象程序設計入門與進階教程》、《Java數據結構與算法教程》、《Java操作DOM節點技巧總結》、《Java文件與目錄操作技巧匯總》和《Java緩存操作技巧匯總》
希望本文所述對大家java程序設計有所幫助。
相關文章:
